当前位置:学术期刊发表网>文史论文>西部特殊区域自然资源与生态旅游开发保护方案

西部特殊区域自然资源与生态旅游开发保护方案

学术期刊发表网 位置:文史论文 时间:2018-10-31 16:26 ()
摘要:在新时代科学促进特殊区域水能、风能、太阳能优势自然资源与生态旅游保护性综合开发,做实具有造血功能的精准扶贫、以电养民、旅游脱贫、绿色富民发展战略,是最终解决制约特殊区域少数民族全面摆脱贫困的关键,是有效促进三江上游并流区域自然生态保护,打

  在新时代科学促进特殊区域水能、风能、太阳能优势自然资源与生态旅游保护性综合开发,做实具有造血功能的精准扶贫、以电养民、旅游脱贫、绿色富民发展战略,是最终解决制约特殊区域少数民族全面摆脱贫困的关键,是有效促进三江上游并流区域自然生态保护,打造国家峡谷生态旅游品牌的唯一选择,是未来西部少数民族特殊区域居民全面摆脱贫困、安居乐业、长治久安、巩固边防、推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和谐发展的最佳梦想。

  主题词:西部特殊区域,自然资源,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

生态文明

  1.基本概述

  闻名遐迩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干流均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由于三江上游并行向藏东南在横断山脉峡谷中流径170kM。三江上游水电资源极其丰富,金沙江上游从青海玉树、石鼓、雅垄江汇口中上游河段,全长1588kM,天然落差2560M,规建15级电站,装机容量30000MkW;澜沧江上游河段规划1库7个梯级电站,装机容量9600MkW;怒江流域中上游水电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46000MkW,技术可开发总蕴藏容量36410MkW,干流各支流蕴藏量9590MkW;干流及支流总装机规模达83000MkW,占全国水电资源技术可开发总容量5.4亿kW的15.4%;全年总发电量4000亿kwh以上;比四个三峡水电站总发电量还强;每年可减少开采煤炭2亿吨,减少燃煤排放CO2气体8亿吨;SO2气体4亿吨;在西部高原风能、太阳能清洁自然资源贮量也极为丰富,开发条件十分优越,与水电能源平衡互补开发,对稳定平衡全国电网安全运行极为有利;面向未来低碳经济能源发展、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及特殊区域少数民族居民脱贫致富贡献巨大。

  2.优势资源开发脱贫策略

  由于横断山脉系的高黎贡山、碧罗雪山、梅里雪山夹在大峡谷之中;在此地理自然景观区域高山峡谷、雪峰冰山、高原湿地、森林草甸、淡水湖泊、银河瀑布、奇观异景;该区域内主要包括有藏东南、滇西北丽江市、迪庆州、怒江州总面积340公顷,规划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70公顷,占总面积的50%;居住着二十多个少数民族,居住人口约170万人,而少数民族占92%以上,少数民族约为156万人。

  在特殊区域多为峡谷,有98%地方全是高源峡谷地形,能种植的自然资源极为贫乏,极不适合常规农业种植;由于特殊恶劣的地理微气象环境,缺少依靠种殖、养殖、工矿业发展脱贫致富的基本条件;唯有创新推进水电自然资源与生态资源旅游及环境保护并重综合开发,把资源优势转变为国家能源战略和少数民族全面脱贫致富优势,实现“以电养民、生态富民”战略梦想,有效促进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三江并流”特殊区域水电资源环保开发与自然生态景观旅游开发的“多效共赢”科学和谐发展,对拉动特殊区域内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奔小康极其关键。

  所述特殊区域是集高山、谷深、坡徒、边远、多民族、多宗教、贫困为一体,居住生存条件极度恶劣,原始性交通、信息封闭、居民素质低下的贫困;所有县均属于国家帮扶贫困县,在特殊区域内还有较多贫困人口,有一定数量的居民根本没有依靠种植、养殖生存的基本条件,在较边远高寒山区的少数民族,因居住海拔较高;还有极少数人口现仍然居住在茅草棚或杈杈房内,居住条件受泥石流、滑坡、滚石、雪崩自然灾害威胁;种植保持着刀耕火种,运输为人背马运;多以种植玉米、苦荞、土豆等粗粮,粮食单位产量较低的原始条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因此居住极边远高寒山区的必须通过实施易地搬迁安置,但很难全面改善原有贫困状态。

  国家在进入新世纪以来,号召各级政府部门集财政全力,由民政、交通、水利、电网、文化、通讯、民企及社会团体大力扶贫攻坚,总投入资金超仟亿元,扶持解善贫困人口的居住条件;解决特殊区域高远峡谷山区村村通路、通电、通讯、人蓄用水难题,但特殊区域少数民族居民全面摆脱贫困致富的效果不明显,还有一定数量人口仍然生活比较贫困或难以脱贫。

  特殊区域少数民族千百年来守着丰富的金山银山优势资源,但始终过着原始状态的贫困生活,各少数民族居民对幸福美好生活愿望与中东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差距较大;唯有实现丰富水电自然资源与生态资源旅游综合开发利用,充分发挥特殊区域自然资源优势,促进自然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建立完善自然资源开发长效补偿机制,才能使少数民族居民全面摆脱贫困奔小康,才能有效地保护“三江并流”风景区自然生态环境,实现中华民族的未来美好梦想。

  3.新时期帮扶举措

  新时期以来,在国家帮扶政策支持下,供电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投资数百亿元于2012年底消除无电村户,居住高寒边远的极分散居民,以太阳能解决照明,2018年从根本上解决好动力和边远高寒居民的用电问题。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各级政府推进实施搬迁新农村建设,投入超仟亿元巨大资金进行交通、电力、通信、民居基础设施建设,但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高山峡谷特边远村子的“三通”基础设施难题。

  1)由于边远山区居住人口特少,但基础设施投资额巨大;2)在特殊区域山高坡徒,极容易造成自然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3)居住在“三江并流”保护自然景区较分散居民应搬移出保护区,在保护区内避免不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口居住生存所必须的农业种植,从而造成自然生态环境破坏。针对特殊区域地理自然环境特殊性,唯有结合丰富的清洁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条件,依赖特殊区域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资源开发,推进实施特殊区域的“以电养民、旅游富民”脱贫策略;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实际,全面拉动“三江并流”地理自然景观和原始生态、民风习俗优势的旅游业发展。

  科学规建新农村旅游搬迁安置,全面改变各少数民族居民种植方式与生存条件,科学处理好旅游富民安置、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土流失、自然灾害治理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特殊区域居民真正走出困境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美好梦想。由于西部边远区域特殊恶劣的地理微气象环境,地质结构复杂多样,在民间常有“无灾不成年”之说;很多地方根本不适合人居住,但已居住着二十多个少数民族。

  随着人口数量增加,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力将不断加大,使十分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雪上加霜,要科学推进自然与生态旅游优势资源开发,获取强劲税收回报来支撑;对生态环境恶化引起的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自然灾害进行科学治理,才能有效地实现自然生态保护。结合国家近二十年来“退耕还林”政策和新时期全面扶贫攻坚所取得经验,全面实施“精准扶贫、以电养民、绿色生态、旅游富民、和谐共享”的发展战略,开拓创新,以人为本,从根本上根治水土流失,是推进三江干流水电与生态旅游开发保护,各少数民族安居乐业,脱贫致富,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之路。

  4.促进自然资源与生态旅游开发

  在特殊区域地处高山峡谷之中,除江边两岸有少数扇形冲积滩外,绝大多数为悬崖峭壁,三江干流的大小支流众多,河床徒峭,象瀑布一样向下奔泻,水质好,中小水电资源比较丰富。各少数民族居住在江边较少,大多居住在半山腰以上。特殊区域水电资源开发淹没区域较少,全部开发完成有装机容量83000MW,但移民安置总数仅约30万人。

  在特殊区域峡谷中,贫困是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根源,尽管有极其丰富的水能、风能、光能、矿产、旅游、动植物资源,但贫困是自然条件、居民素质、欠开发、欠投入、欠机遇发展的贫困,是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主要成份。要建坝畜水发电,泥沙进入水库可排走,而泥石流就不可能排走,要避免水电站库区不在发生自然灾害,在开发前就必须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态安置政策措施及对水库具有保护功能的自然生态环境,综合利用非淹没区域自然资源,科学规划设计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方案;严控特殊区域内矿产资源开发和非环保企业生产。

  针对水电开发移民安置,坚持以“精准扶贫、创新开放、以电养民、旅游富民、退耕还林、生态治理、环境保护、资源共享”的原则,在特殊区域应与规建“国家生态公园”战略发展相结合,淹没与非淹没区少数民族居民的综合生态移民安置新模式,形成特殊区域“三江并流”自然景区保护、水电开发、退耕还林、原生态旅游、自然生态保护长效补偿机制;能保持特殊区域少数民族安居乐业,脱贫致富奔小康,保障自然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梦想。

  5.科学构建资源开发养民机制

  在特殊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建设的水电站,要认真落实未来科学发展百年发展梦想,打破移民安置、自然征用、移民搬迁一次支付征地费用的甩手政策;要正确处理好特殊区域居集着的多个少数民族关系,不论是水库淹没区内或区外,都要综合抓实峡谷山区的富民安置策略,将自然资源科学综合治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正确处理水电资源开发与自然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关系,促进新农村民族生态旅游建设全面发展。由于多个少数民族在特殊区域原始生存了千百年,绝大多数都不适合或愿意向外移民,只有极少数愿意向外移民;因此向峡谷外移民难点有:

  1)在峡谷中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文化素质极低,向外移民后根本就不能生存与发展,只能永远依靠政府补贴;2)各少数民族向外移民太多,很容易造成多种少数民族文化散失,将给打造峡谷民族旅游品牌失去少数民族文化精品支撑;3)由于多种宗教信仰交汇受影响,将引起新的民族矛盾,不利用于移民区域的社会稳定。针对特殊区域高山峡谷境内少数民族众多特殊性,科学合理规划生态旅游富民保护性安置,以达到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目的,促进自然生态环境保护长期续稳定发展。在峡谷中实施水能开发,属水库淹没峡谷区内的居民尽量选择条件适合生存发展的地方集中,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式安置;极少数向淹没区以上安全可靠的地方安置,但必须与大自然村一起安置,在淹没区以上生存条件极差的要动员向峡谷外进行合理安置。

  确不愿向外移民安置者,以新农村形式在大自然村处安置,有利于解决好交通、电力、通讯、生态用水问题。在移民中要保留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特殊区域少数民族众多,多种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多种宗教信仰并存的交汇地,是科学发展旅游品牌的基础保障。

  水能与生态旅游开发富民安置除搞好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安居外;自然资源征用费要留有相应保险金,作为移民长期低保生活费,以保持移民长期稳定。在开发规划上保证所有少数民族居民都能脱贫致富奔小康开创造血功能科学条件,将坡度达25度以上山坡地、徒坡地、林地、荒山坡等,从江边至高黎贡山、碧罗雪山海拔3500米以下,少数民族居住生存区域内,由政府按照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自然资源的综合整治管理,对自然资源的转让取得的资金,以自然资源折价的形式投入在水电开发投资份额中,按水电发电总量提取补偿基金0.02~0.03元/1kwh,用这笔资金向当地峡谷居民分配支付生活费。

  西部特殊区域水电自然资源开发完成投入运营,年总发电量4000亿kwh,年产值超过2000亿元,年财税和基金收益约300亿元;并有效形成“以电养民、生态补农、绿色脱贫、旅游富民”的发展补偿形式,全面消除区域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给予特殊区域少数民族居民丰硕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回报。

  6.结论

  综合上述:新时代创新性地把特殊区域生态移民安置好;自然资源综合使用好;各少数民族生存发展和宗教问题处理好;正确处理好民居、民风、民生关键性难题,消除区域发展不平衡,促进各民族脱贫致富奔小康有着密切关系;在特殊区域科学构建国家级重要的水电能源基地,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风光,绚丽和谐的世界级国家自然生态公园旅游品牌;是实现对世界地理文化遗产“三江并流”名胜风景区最有效保护,将为世界科学保护名胜风景区和自然生态资源作出重大贡献,为我国未来低碳社会经济可持续全面发展发挥巨大作用,是让特殊区域各少数民族永远摆脱贫困富裕起来,从而成就为未来中国百年梦想的璀璨明珠。

  相关范文阅读:经济杂志投稿珠江上游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

  珠江是中国南方第一大河,也是珠江两岸人民的母亲河。保护好珠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在珠江上游地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意义十分重大。

  

与“西部特殊区域自然资源与生态旅游开发保护方案”相关的推荐

1、在高职旅游人才培养中全面渗透区域旅游文化的思考
摘要:摘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个地区人才的产生与各个地区的...查看详情

2、依托地方文化品牌推进区域社区教育发展——以娄底市为例
摘要:内容摘要:文化与教育相互包含、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并互...查看详情

3、服饰在影视作品有何作用
摘要:服饰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存在于影视艺术中,与影片整...查看详情

4、外国文学期刊民自治的村庄基础与政策后果——关于村民自治制度安排区域不平衡性的讨论
摘要:文史论文"外国文学期刊民自治的村庄基础与政策后果——关...查看详情

推荐阅读

首页 SCI期刊 点击咨询 EI 学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