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期刊发表网>文史论文>科技与艺术 ——技术手段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科技与艺术 ——技术手段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学术期刊发表网 位置:文史论文 时间:2022-04-27 09:16 ()
摘要:摘要:从人体解剖到虚拟现实技术,科学进步为艺术注入新的推动力,艺术创作在一定程度上也反作用于科学探索。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尽相同,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认识世

  摘要:从人体解剖到虚拟现实技术,科学进步为艺术注入新的推动力,艺术创作在一定程度上也反作用于科学探索。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尽相同,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艺术如何应对新世代科学技术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新审视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变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科技;艺术;虚拟现实;新媒体

艺术

  一、艺术火箭

  (一)徐冰“艺术卡门线”

  2021年2月1日,一枚火箭从地面升起,火团变得越来越大,冒出一股白烟,烟的长度越来越长,进入大气层;“徐冰天书号”落回地表,箭身静静地躺在黑暗中,像一只受伤的野兽;火箭坠落后形成的月球“陨石坑”已成为红砖艺术博物馆新展览“徐冰:艺术卡门线”的海报封面。本次展览以艺术家徐冰和星际荣耀火箭公司共同推出的艺术火箭“徐冰天书号”为主题。艺术家徐冰表示,这枚“艺术火箭”很难说是一件独立的、创造性的艺术作品,而这次展览也不是一次标准的艺术展览。一些从未遇到过的问题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能做的就是和观众一起进入这样一个非同寻常的艺术场景。

  (二)“太空钻石”艺术计划

  当然,这不是人类第一次尝试以艺术的方式介入太空。无独有偶,美国时间2018年12月3日下午1点57分,spaceX公司的猎鹰九号可回收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火箭整流罩中包含一个前所未有的艺术项目:一颗“钻石”雕塑将被送入太空。这个钻石雕塑遇到阳光时会反射耀眼的光线,人们可以在傍晚和黎明前几个小时站在地球上用肉眼看到它。这是由艺术家特雷弗•帕格伦设计的太空轨道反射器。设计目标是使其成为太空中的一个临时符号,鼓励每个人仰望星空,思考身为宇宙中的智慧生命的我们如何作为一个物种团结起来,共同解决我们共同面临的挑战。

  (三)科技公司助力新时代艺术创作

  艺术家在思考:数千年来伴随人类文明的是血腥的斗争,残杀和征服,也许只有抬头仰望银河,走向太空的那一刻,人类才有机会抛下成见,真正携手一次。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次实验实际上都以失败告终,徐冰的火箭还摆脱地球的引力前就已经失联,而特雷弗•帕格伦的“钻石”也在升空的十余天后便结束了它短暂的一生。抛开两件作品中表面的线索—“太空”,如果我们仔细思考就会发现,促使这两件作品成形的都是同一股势力—新兴的民营运载火箭公司,私人企业有能力进行太空探索,这在哪怕十年之前都是无法想象的。可以说,科技力量的进步,是促使艺术家进行此类创作的直接原因。

  二、携手共进

  (一)科技进步助力艺术

  1.人体解剖与达·芬奇手稿

  艺术和科技表面上看是互不相关的领域,但假若仔细回顾人类的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艺术实践的脚步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迈进的。艺术家与科学家不约而同地在各个时期探索物质技术,人类历史和天文地理,并将这些知识转化为不同的表现形式[1]。1994年,微软的前任总裁比尔·盖茨花费了3000多万美元,只为购得达·芬奇的一些手稿,这些手稿记录了达·芬奇在各个领域的工作成果。列奥纳多•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将艺术实践和科学探究相结合的完美例子。可以说,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能将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的,达·芬奇是第一人,他看到了科学和艺术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成功地把他的科学观融入他的艺术中去。他在焦点透视、解剖学和力学等领域的研究,不仅对后来的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反过来促进了科学的发展。达·芬奇尝试过进入死人墓穴,绘制了很多人类骨骼的图解,这些都是基于他对解剖学的研究。达·芬奇还设计了历史上第一个机器人,他的画作甚至启发了一位英国的心脏外科医生,促使其带头开发了修复受损心脏的手术方法。著名科学家的爱因斯坦相信,如果达·芬奇的手稿在他那个时代就能被发表,那么这些技术就会提前30至50年出现。

  2.电脑CG技术与《玩具总动员》

  1995年上映的《玩具总动员》是世界上第一部CG动画电影,这部电影耗费了皮克斯公司数千万美元及四年多的时间来制作,并在上映前夕引起了批评家及观众们的热烈讨论。有相当多的批评家对计算机技术抱有怀疑态度,并不相信电脑特效能取代传统拍摄方式,制作出具有艺术感染力的视频作品,电脑能讲述一个属于人的故事吗?《玩具总动员》上映后,全球票房收入超过3.7亿美元,不仅让皮克斯公司赚得盆满钵满,更弥合了计算机科学与艺术创作之间的鸿沟。从制作过程到审美理论,数字技术的冲击也全面改变了观众对动画电影的欣赏方式[2]。艺术想象的自由为技术开辟了更多的可能性,反过来,也为表达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3.虚拟现实与城市设计

  今天,艺术、设计和科技的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例如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CITYSCOPE》项目将虚拟现实技术与乐高积木相结合,创建了一个虚拟现实平台,帮助不同领域和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彼此,并协作应对空间设计和城市规划的挑战。面对当今飞速发展的技术,艺术家们有大量的新媒体和新技术可供选择:从3d打印到数字交互设备,再到全新的材料,技术进步通过创造新的思考方式将人类体验与数字世界联系起来。展望未来,不仅是艺术创作,各个领域也在不断尝试将新技术转化为新语言。科学家、艺术家和其他人正在大力投资于新技术的开发,通过互联网、数字制造、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增强和虚拟现实,以创造颠覆性体验,这些体验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我们的视觉习惯。这些创新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使广大的创作者能够整合来自不同领域的技术和工具,为公众提供一个日益多样化的世界视角。

  (二)艺术点亮科技

  可以说,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会带来艺术的变化,透视理论和摄影技术分别干预了西方绘画艺术的两次整体走向;矿物和油脂净化技术的影响赋予了欧洲油画明亮而层次丰富的风格;机器生产的工业颜料和最新的光学研究成果促进了外部光绘和印象派的发展。科学思想的不断传承也推动了视觉和色彩理论的研究,19世纪末摄影的出现完全改变了艺术家描绘景物的方式。到了20世纪60年代,安迪·沃霍尔的核心技术-丝网印刷,正是基于当时新兴的平面设计技术。技术手段为艺术的表现提供了基本的支持。时至今天,电子计算机和5G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艺术创作和表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技术手段与艺术创作的结合,直接催生了一大批新的艺术形式。不是每次科技的突飞猛进都能带来艺术理论的进步,但在科技盛宴的喧嚣过后,还能保留下来的,才是艺术。不可否认的是,艺术的发展较少以直接因素的身份作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但每次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仿佛又论证了艺术家们早已宣称过的一切:例如自然世界中的原子以那样一种稳定优美的姿态联系在一起,如同绘画一般,而某些艺术家在文学或绘画作品中提示世人的一切,根本就超越他所处时代的科学技术,比如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中的神奇潜艇和地心景象,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及乔治奥威尔的《1984》。

  三、新世代下的科技与艺术

  (一)艺术是科技的副产品吗?

  1.虚拟绘画软件对传统绘画经验的重塑

  随着技术自身的发展,它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底层的基本手段,而渐渐地成了艺术本身。一部分人相信“科学艺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成为之于科技发展体系下的附属物,今天的特殊之处在于后媒体时代所出现的新技术与之前的技术迭代都不相同,它不只作为一种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改善人的生存环境,更多的在于彻底改变了人类看待宇宙的方式并对世界观进行了重建,旧经验在新的语境下失效了。这要求我们在今天的语境下重新审视艺术与科技的关系[3]。传统观念下无论是的油画或雕塑,色彩还是素描,以及其他任何艺术形式都只存在于真实空间,而谷歌开发的虚拟绘画应用《TiltBrush》则允许艺术家在虚拟空间中绘画,只要他们戴上虚拟眼镜,选择工具和颜色。从表现效果上看,它与现存的任何一种绘画或雕塑都大相径庭。“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用这句话来形容它恰如其分。对于艺术家来说,这种灵活的创作方式很有可能是崭新创作灵感的源泉。虚拟现实与艺术的结合,使艺术突破了传统操作方式在创作、表现、呈现、体验等方面的局限,开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未来,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不仅仅是艺术家,任何人都可以在有限的空间里自由地创作。

  2.三维软件革新雕塑创作思维

  中国新兴的青年雕塑家颜石林偶然尝试使用虚拟现实软件进行三维绘画。这种工具的革新打破了雕塑和绘画的界限。它还打破了传统雕塑艺术对手眼配合的依赖,在虚拟空间进行创作更像是在失重状态下创造,技术迭代后了原有创作经验的淘汰会给作品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但同时也为新的事物诞生提供了可能:例如在2020年的空间展览《永不闭园》系列作品中,通过增加“笔触”的厚度,颜石林能够将虚拟现实中的绘画变成雕塑。类似的VR创作尝试还有很多,例如2020年由西安美术学院及教授王志刚及四川美术学院教授朱尚熹等人成立的VR雕塑创作营,就进行了为期30天的VR创作。除了VR,AR技术也在同步研究,前者是虚拟现实,后者则是增强现实,当应用于雕塑时,VR是艺术家在虚拟环境中的“沉浸式”创作,与此时此地的现实无关,而AR则允许在真实环境中进行虚拟创作。创作营的策划者朱尚熹老师表示:数字雕塑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成为现实,其普及速度之快令人惊讶。特别是在疫情期间,由于数字化和互联网的发展,数字雕塑成为流行期间主要的教学手段。与现在流行的ZB雕塑相比,虚拟现实雕塑似乎更接近雕塑本身。然而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总是存在着积极和消极的思想,这只能通过时间和实践来检验。

  3. 数据时代创造新艺术媒介

  除了虚拟现实技术,新媒体艺术也风头正盛,蒙特利尔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出了日本声音艺术家池田亮司的作曲《Superposition》,一个身临其境的视觉环境,由极简主义和极其详细的实验声音轨道支持。这种多感官表演利用数据和生成视觉图像,将观众带入一个动态的世界,其中包括物理、数学、量子力学以及它们与人类行为复杂性之间的关系。这部作品打破了艺术、科学和新技术之间的界限,也探索了博物馆在数字时代的作用。池田亮司调用了大量不同的元素参与到作品中去:光线,阴影,不同的音阶,电子音乐和大量吞噬感官的节奏等等。通过操纵这些变量,他不断地进行着大量的实验,他像是一位导演,编排大量的电子信息,创造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观众可以直接面对数据,在数据的围攻下,体验醍醐灌顶般的感受。

  (二)让技术成为附庸

  1.技术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如今我们正身处于一个边界模糊的时代,雕塑作品更多是以泛雕塑形式出现,但狭义上的雕塑在面对今天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时仍然保持了相对警惕的态度,对科技力量的运用则较为保守。相当数量的雕塑家将技术作为手段,但不是目的[4]。科技进步是一个相对概念,根据所处时代的不同,科学进步无时不刻不在发生着。在焊接技术发明之前,金属是难以加工的材料,因此传统雕塑一般使用铸造和锻造的方法来处理这种坚硬的材料。20世纪30年代,几位艺术家开始对当时的工业技术进行实验,尝试以焊接的方式直接加工金属材料,这种发明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并普及于20世纪20年代的新型加工方式,与当时画家们开始着手“拼贴”材料的艺术思路息息相关,技术的普及使艺术家的设想得以实现。当时尚处于现代艺术理论的蛮荒时期,还不存在观念艺术等概念,这些早期的实验显然没有考虑到将焊接本身作为一种艺术,而是借用焊接技术将原来难以实现的形态制作了出来,这点与现在的3D打印技术相类似,虽然也有将此类技术发明直接作为艺术本身进行展示的案例,但更多的是被用于更新传统的加工方式,让作品的制作更加快捷。

  2.让技术成为附庸

  技术在雕塑中的运用在动态雕塑领域十分常见。崔有让的作品中出现的形象与宗教神话有关,具有类似生物的形态。它们外形虽然能让人联想到大自然中的动植物,但又不完全是对真实生物的复制,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他作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从作品的活动规律上能明显察觉到艺术家尽力重现了真实生物的动态,而这些逼真的模仿则归功于微电子技术和新型数控车床的蓬勃发展,有的作品有着黄铜和不锈钢制成的胸腔和翅膀,这是高精度铣削车床从一块完整的钢板上截取下来的;精密部件在呼吸起伏或缓缓地挪动,这些则是步进电机连接上数字芯片,在缜密程序下运行的结果。即使崔有让在作品中如此大规模地使用了新技术,但却努力营造出与之毫不相干的原始体验,这种巧妙的反差彰显了艺术家的态度:技术只是附庸[5]。

  结语

  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存方式,从这一点看,艺术并不是唯一需要做出回应的领域,在观察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的今天,艺术还能像过去它所向我们证明的那样帮助我们冷静的认识这个时代,就像从前一样有效吗?而艺术又会不会像某些人宣称的那样,已经成了科技时代又一个附庸?一方面,我们明白科学技术的反噬终会到来,另一方面,我们又迫不及待地想要拥抱这样一团我们并不完全了解的混沌。今天的艺术或许可以作为一个身先士卒者,率先杀入这一片未知的领域,不再像过去那样在技术身后亦步亦趋,而是借助它,发展它,驾驭它。在技术加持下的艺术,可能成为一种实验,更早也更及时的让人观测到未来的可能,区分想象和现实的区别。前工业时代的英国人会说:我的上帝,如果电话正在流行,那么男人和女人私自互相追求的机会将会增加,这简直违背了社会道德。事实证明电话没有破坏社会秩序,信息的飞速流动反而建立起了强大的监视网络,一切隐私变得无法遁形,解放一切的人成了约束者本身。技术的发展这真的推动了我们社会的边界?使一切朝着人们预期的那样发展?没人能够回答,就像人们曾经担心摇滚乐会导致种族混乱一样。也许是世界上所有的紧张关系,比如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一致性和反思,混乱和秩序,都驱动着文明,也许我们现在讨论的一切,都将被证明只是杞人忧天,但我们希望在这一切不可变更来临之前,有一位名叫艺术的思想者、探险者,早已站在那座无人到达过的山峰之巅,微笑着示意我们:安心地走过来吧。

  参考文献:

  [1]王红媛.科技艺术:未来艺术的主潮?——罗格斯大学教授谭力勤访谈[J].美术观察,2021(02):77-84.

  [2]李茂.科技与艺术交融机器与灵魂碰撞——计算机生成艺术[J].现代艺术,2021(01):74-77.

  [3]焦兴涛.破壁——科技与跨媒介雕塑的可能[J].当代美术家,2018(01):14-17.

  [4]费俊.个体如何以艺术与科技的跨学科方式成为碎片化世界的强链接者?——费俊谈数字媒体艺术[J].设计,2020,33(12):36-41.

  [5]许正龙.扩充雕塑——试论科技对雕塑造型的影响[J].雕塑,2001(S1):51-52.

  作者:刘 畅 王 迈

  推荐阅读:发表艺术研究论文的英文期刊

与“科技与艺术 ——技术手段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相关的推荐

1、传统艺术语言在当下雕塑创作中的转化与创造
摘要:内容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当下雕塑艺术创作中,中外雕...查看详情

2、色彩在电影艺术中的审美意义研究
摘要:在电影还处于黑白银幕的时候,人们就非常希望电影能够真...查看详情

3、基于茶文化的艺术设计理念与实践
摘要:摘要:我国当代艺术设计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总是在学习和效...查看详情

4、探讨服饰色彩对电影艺术的作用
摘要:摘要:色彩能给观者带来直观的视觉印象和心理反应。电影...查看详情

5、数字艺术与传统艺术的融合探究
摘要: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观念的变化,数字艺术与传统艺术...查看详情

推荐阅读

首页 SCI期刊 点击咨询 EI 学术知识